绝大多数家长都经历过孩子在公共场合发脾气的状况。如果说在其他场合发脾气,家长还能冷静处理的话,面对在公共场合炸毛的小怪兽,很多人就无法淡定了。
作为家长,我们需要搞明白孩子为什么会控制不住发脾气,找到应对的方法,就能临危不乱,避免在公共场合尴尬的场面发生。
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很简单,他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,并且想马上得到,他无法理解诸如“合理”、“可行”或“延迟满足”之类的概念。小孩子拥有成年人的所有感受,他们也会感到伤心、兴奋和沮丧。但小孩子既缺乏表达这些感受的词汇,也缺乏处理这些感受的技巧,他们很难克制住情绪冲动。从心理学上讲,孩子发脾气是因为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。当他们没有被看见,不被理解的时候,就会通过不合理行为和要求来挑战甚至惹恼父母。
在公共场合,与其用大吼、让步来制止孩子,我们不妨尝试以下几种方法。
1、面对在公共场所情绪爆炸的孩子,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,就是平静下来,深呼吸数到10。
2、保证安全,避免说教。当孩子的大脑被情感淹没时,他无法正常“思考”,家长对他的说教只会火上浇油,更严重的会造成孩子的二次情绪失控。
3、克制住试图“解决”孩子的发脾气,或用奖励来哄住孩子的冲动。
解决孩子“发脾气”问题,爱心理提倡因材施教的育儿策略,为父母提供专业的综合评量。 通过测评报告,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天生气质及智能发展现况,就能更准确的认识孩子,看待孩子的问题行为,并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协助孩子改变问题行为,发展更多潜能!
教育要以孩子为主轴,也就是说当我们了解孩子,先懂「孩子」再懂得「教」,用客观的方式评量。了解之后,我们给他正确的教育模式。因为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行为模式都是不一样的,他们的天生气质也都是不一样。孩子有不同的基本准备度,根据孩子的基本准备度,给予适合孩子学习的教材、教学方式,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启发孩子的潜能。
教育者有时很容易用自己过去的行为模式,自己的个性去教育孩子、去观察孩子,其实这样是不够客观的。作为教育者,首先需要客观地了解自已,知道自己已有的个性模式,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注意到哪些?以便带给孩子更优质的引导方式。从教育者本身,自我的准备度非常重要。因为孩子是模仿型学习方式,教育者的行为、动作、语言、态度都是孩子学习与模仿的内容。从自我提升来说,教育者更要做终身的学习者,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。
爱心理汇聚了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,并定期通过开课的方式给各位家长做教育普及!
提供专业综合评量,深刻落实先「因材」再「施教」的理念。
专家一对一提供心理辅导服务,根据孩子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。
通过实践活动,来培养孩子的能力,并矫正儿童行为问题。